聽過「理想體重」嗎?
和我們主觀的胖瘦有些許不同,理想體重的建議是醫學研究和統計結果,所訂出的參考範圍
維持體重在建議區間裡,比較能避免疾病的產生和促進健康 (當然,體重並不是評估健康的唯一指標囉~)
體重過重經常和慢性病有關,尤其是現代社會常見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肪、高血糖
(但是像運動員這類特別鍛鍊肌肉的人,過重的體重常是來自肌肉而非脂肪,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過胖是不一樣的啦~)
體重過輕也會帶來一些問題,例如模特兒或是使用不當減肥法、刻意節食的人,可能會有骨質疏鬆、營養不良、抵抗力低下等,甚至也可能提高死亡率
那麼,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理想體重呢?
為了這個問題,曾經有許多學者提出過不下十種公式…
但是,我們只要知道目前最流行、最實用的就好了…
截至2018年,現行最常用來評估體重是否合乎理想的方法,就是BMI (Body Mass Index) 身體質量指數
BMI = 體重(公斤) / 身高2(公尺2)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參考值為18.5~24
只要知道身高(公分)、體重(公斤)就可以算出自己目前有沒有過重或過輕
不會算也沒關係,有很多網站可以動動食指點滑鼠就幫你算好了
台灣國民健康署 http://health99.hpa.gov.tw/OnlinkHealth/Onlink_BMI.aspx
康健雜誌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test/testTool.action?toolName=bmi 這個網站同時提供了理想體重的計算
亞東醫院營養科 http://depart.femh.org.tw/dietary/3opd/bmi.htm
依照這個原則,我們可以反推回去
理想體重 算法一 身高(公尺)x身高(公尺)x22 ± 10%
以下這些網站大約是依照這個算法得出的理想體重值
馬偕醫院營養課 http://www.mmh.org.tw/nutrition/ibw2.htm
康健雜誌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test/testTool.action?toolName=weight
但是上面這個方法並沒有考慮到男女性別的差異,單純只以身高作為考量因素
因此另外一種值得推荐的算法是
理想體重 算法二 男性:(身高-80)×0.7 女性:(身高-70)×0.6 身高以公分計
如此一來就更容易了,只要手算(或者心算?)就可以 ± 10% 就是理想體重範圍
同樣也有網站可以直接幫你算
清華大學體適能評估 http://peo.nthu.edu.tw/nthuesport/elearn=05=02.php
=============================================================================
舉例而言,小魯身高170公分,
按照理想體重算法一:1.7x1.7x22 =63.58 公斤
± 10% 63.58x 0.9=57.22, 63.58x1.1=69.93 理想體重介於57.22~69.93公斤
按照理想體重算法二:170-80= 90, 90x0.7=63公斤
± 10% 63x0.9=56.7, 63x1.1=69.3 理想體重介於56.7~69.3公斤
兩種算法差距並不會太大
是不是發現要知道自己的理想體重並不難呢?
不管那種算法,定期量體重(最好每天,或每周)是了解自己健康狀況相當重要的一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