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發生了一些特別的現象& 事件,不管有沒有在看新聞,只要生活在台灣的人,應該不可能不知道
3月 衛生紙之亂--衛生紙搶購熱潮,賣場、網購供不應求
4月 麻疹之亂--從虎航空服員趴趴走,到長庚院內感染,
到疫苗大缺貨引起人心惶惶
5月 499之亂--中華電信限時推出的優惠方案,造成民眾凌晨排隊,
店員工作超時累癱的現象
下一波會是什麼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衛生紙和499,我也是霧裡看花,但是關於麻疹,倒是可以提供一些正確的訊息給大家參考~
許多人開始關注麻疹,是因為一連串驚悚的標題,不斷出現在Yahoo首頁、各大新聞台、報紙頭版
事實上,連身為醫護人員,都已經對這個疾病有點陌生
畢竟它已經許久沒有流行,病例數少到年輕一輩的醫師可能都沒看過確診的病人
因此當這個名稱頻繁地出現在民眾眼前時,大家第一件事要問:麻疹是什麼?
首先為麻疹正名一下,麻疹是一種病毒傳染性疾病,和右列三種都不一樣
雖然和德國麻疹看起來好像有親戚關係,但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疾病喔
麻疹的厲害之處在於,今天假如有一位病人在一間會議室裡打了個噴嚏,然後再走出去。
過了1小時,其他人又走進同一間會議室,只要身上沒有抗體的話,就很有可能被傳染 (你甚至不知道病人剛剛進來過) !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一個境外移入的麻疹個案會在台灣引起如此軒然大波,
事實上今年(2018)第一個案例是來自新北30多歲男性,去泰國旅遊後感染,搭乘飛機前往沖繩時,
機上的空服員和其他乘客被傳染,(包含那個趴趴走的空服員XD), 才散播開來的。
依照麻疹的傳染力,很快地需要追蹤的接觸者就來到3000人 ,確診個案也是每日一(通)報,
所以看起來好像麻疹愈演愈烈一樣~
然而可能的接觸者這麼多,為何最後確診的病人其實很少呢?
在還沒有疫苗的年代,全世界麻疹每隔10-15年就會來一次大流行,大部分的人得過產生了終身免疫力
台灣也是每2-3年就有一波流行,以前父母阿公阿媽輩都是自然淘汰、適者生存來得到抗體的
從1978年開始有了全面麻疹疫苗接種,隨著施打的人愈來愈多,有保護力的人增加了,麻疹流行的機會慢慢減少
2001年以後,麻疹疫苗以「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三合一疫苗(MMR) 取代
近幾年來幾乎沒有再流行,都是境外移入的零星個案 (去國外帶回來的啦~)
然後因為大家開始知道疫苗好重要,然後瘋狂地打電話到醫院問有沒有藥,然後瘋狂地排隊掛號打疫苗… (跟499差不多)
然後就沒疫苗了…
台灣三天打掉一萬支以後,衛福部發現風向不對,趕緊把藥收起來管控,優先保留給需要的醫護和機場人員施打
同時也趕快找專家開會跳出來安撫民眾不要過於恐慌和擔心 (早就該做了不是??)
根據2007年台灣一項大規模的研究顯示,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年人,具有麻疹抗體的族群不到7成,
有較高的風險會被傳染
這也是為何官方公布的政策中優先建議1981 (目前37歲以下)出生的年輕人應考慮施打疫苗
至於小孩的部分,MMR疫苗適合施打的時間是滿12個月以上,
但是如果有前往疫區(像是一定要去沖繩玩?)的需要,可以諮詢衛生所或醫院的兒科醫師,
考慮提早打,但必須要自費, 回台以後按照原本的公費時程繼續把疫苗打完
至於懷孕期間,是不能打疫苗! 不能打疫苗! 不能打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MMR疫苗發生副作用的時間,可能延遲到1周以後,
和常見的施打後1-2天即有發燒、倦怠、身體不適有些不同喔
那些人可以免費施打?
這裡沒寫錯~ 生育年齡婦女是根據「德國麻疹」抗體的有無來做判斷,
因為MMR 三合一疫苗裡也包含了麻疹,因此符合條件的女生別忘了自己的權益
打德國麻疹疫苗的同時,也獲得麻疹疫苗!
公費疫苗各家醫院和診所不一定有藥,請事先詢問,但衛生所是幾乎都會有的
麻疹臨床表現上通常會經過一段沒有症狀的潛伏期
-->接著出現發燒、咳嗽、鼻塞流鼻水、結膜炎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有些人在口腔內可看到典型
的柯氏斑點
-->約3-5天後由耳後最先出現紅疹,逐漸往臉、頸、身體、四肢,從上到下的全身紅疹,此時仍
持續發燒
-->再遇4-7天後,發燒和紅疹逐漸退去,大部分的病人進入恢復期,此後得到終身免疫力,少數
人可能留下併發症甚至死亡
以上是書上典型的病程進展,當然現實生活沒有這麼好預料…加上近幾年個案數很少,實際看過
麻疹病人的醫生並不是那麼多,而且初期和一般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難以區分的表現,也是容易
延誤或診斷錯誤的原因
另外,麻疹是法定第二類傳染病,需在24小時內向疾管局通報
----------------------------------------------------------------------------------------
<常見問題>
現在沒有疫苗怎麼辦?
可以自行到檢驗所或醫療院所自費抽血驗麻疹抗體measles IgG ,
如果有抗體,恭喜你不必擔心,若是沒有,等疫苗恢復供應後再找時間補打
檢驗報告上寫麻疹抗體 "陽性" ,倒底正不正常?
被院內員工問到這個問題,我才驚覺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
其實對民眾來說可能是很困惑的,有必要多留心說明清楚
舉例而言,A和B兩個人的檢驗報告"結果值"都有數字,通常我們會看"參考值"來判斷結果是不是正常
若是只看這份報告,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參考值"是陰性(negative ), 那"結果值"不是陰性,是否代表有問題?
在疫苗抗體的判讀則不然,"有抗體"代表具有保護力,而"抗體陰性"才是沒有保護力的喔
但是檢驗值也不是有數字就代表有抗體,以我所在的機構來說,檢驗室的指標定在 >16.5 才代表陽性,
所以在判讀報告時,還要依照各家檢驗院所的儀器設備不同而定
結論是,A的麻疹抗體 "陰性",沒有保護力。B的麻疹抗體 "陽性" 具有保護力 (可以安心出國玩了~)
若是打完疫苗才發現懷孕,該怎麼辦呢?
目前醫學建議是並不需因此中止懷孕,請定期產檢並諮詢您的婦產科醫師
剛生產完還在哺乳中,可以打疫苗嗎?
答案是可以的喔~ 哺乳期間施打是ok的
小時候明明有打過疫苗,為什麼長大後卻驗不到抗體呢?
MMR疫苗的效力約15~20年,保護力還是會比自然感染而得到的抗體弱
隨時間拉長,抗體濃度也可能會逐漸降低
結論:
----------------------------------------------------------------------------------------------------------------------------------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或想知道更多,有以下幾個管道可以諮詢: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https://www.cdc.gov.tw/rwd (有疾病資料、最新國內外疫情)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
各醫療院所家庭醫學科門診、 旅遊門診
熱門主題:108年流感疫苗懶人包